我是一名普通法官,
工作在法院的基层。
远离闹市的喧嚣,
品味恬淡和宁静。
没有优厚的待遇,
没有舒适的环境。
只有总也忙不完的工作,
和同事跑前跑后的身影。
有人问,你后悔吗?
我不言,报之以春天般的笑容。
在我的心中,有一架----――
永不倾斜的天平。
回首往事,历历在目;
百感交集,波涛汹涌。
难忘儿时,社会动荡,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泯灭了良知与理性,
“假大空”肆虐横行。
心灵扭曲的人们拉帮结伙,
时常拳脚相加、怒目圆睁。
为了一点蝇头小利,竟然不顾廉耻,
甚至不惜拼命。
我时常对着星空冥思,
啥时才能有天平般的公平?
带着许多个为什么,
我奋发进取,不懈攀登。
在万人争过独木桥的年代,
我有幸搭乘上改革的春风,
矢志投国,
投笔从戎。
岳麓山放歌,浏阳河击水;
橘子洲漫步,韶山冲寻梦。
朝气蓬勃,
热血沸腾。
十八年的无私奉献、绿色人生,
告慰于心中的天平。
面对第二次创业,
我不再是学步的幼童。
前路虽然崎岖坎坷、
荆棘丛生。
但我已历经磨难,
从容坚定,成竹在胸。
利用点滴时间,工作学习并重;
因己制宜钻法律,独辟蹊径不盲从。
首届统一司法考试,
我拼搏险胜,诚感神明。
有人问何以能如此,我绝知,
为了心中的天平,应有百倍的虔诚。
可能有人会不屑一顾,
小小的法庭,不过那几种案件类型。
是的,离婚、借贷、宅基、合同纠纷……
没有惊天动地、血雨腥风。
然而一旦深入看似鸡毛蒜皮、婆婆妈妈的工作,
便会感受到自己的无知与懵懂。
在别处看来可能毫不费力的案件,在这里
却需要不厌其烦地解释,力求润物细无声。
因为你无法面对,
那一双双渴望法律、期盼公正的眼睛。
我深知,这也是在诠释忠诚,
以及天平的公正。
难忘千百个日日夜夜,
多少次调解、开庭……
为了一个矛盾的解决,
常常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而每当一个个案件圆满解决,我仿佛看到
一缕缕怨气化春风。
我当然知道,
法官不是和事佬,当分明时须分明。
有多少个不眠夜,
我们不惜手捧案卷伴孤灯。
为了永不倾斜的天平,我们深深品味了
判决一字千斤重。
多少次,搞执行;睡半夜,起五更;
走田埂,钻鸡棚;迎朝霞,踏薄暮。
晨曦尚未冲破黎明,
我们已赶至被执行人家中。
我们深谙“徒法不足以自行”,
判决如落不到实处,还不能算公正。
面对躲、藏、逃、赖、抗的被执行人,
必须瞪大眼睛,随时准备出警。
更有少数奸刁之徒,明明违法抗法,
却恶人告状、上窜下蹦。
如果不洁身自好、用好手中的权柄,
怎, , 能捍卫法律的权威、心中的天平。
更难忘领导的关心爱护、同事间的支持配合
甚至严厉批评,
使得我们个个人前站的直,
行路走的正。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够
刚正不阿、铁骨铮铮。
作为法院之末端、
基层之基层,
法庭尤其需要成员间团结协作,
彼此坦诚。
唯此,方能无愧胸前的国徽,
和心中永不倾斜的天平。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浓缩了多少代公平梦!
周秦汉唐至后世,
哪个时代没有人们对法制的美好憧憬。
当今之世,构建和谐社会,
追求世界大同。
依法治国,推行法治,需要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在一个小农意识的汪洋大海,
法治之光犹如点点萤虫。
因而,我更感任重道远,
必须全力捍卫神圣的法律、心中的天平。
为了社会的安宁,为了心中的天平,
为了每一个角落都沐浴法制的春风,
我不求出人头地,
而甘愿饮露餐风。
依法治国方初始,
万里征程足下行。
法庭所做的一切,哪个不关乎三农,
哪个不关乎忠诚、赤诚和热诚?
投身依法治国的洪流,
生命将会化作永恒。
即使千万年时光流逝,人们的心中
也必将永远有一架不倾斜的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