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甫洛夫很忙》大概是我最记忆犹新的一片小短文。每当我提起时,好多朋友都没了印象。而我,却因为同学的搞笑永远地记住了这篇文章。
记得小时候,我有位性格超好的男同学坐在我的后面。他长着特长但并不卷翘的睫毛,下面盖着一双小到可怜但并不聚光的眼睛。所有的老师都误以为他喜欢熬夜,每到上课就困得睁不开眼,但我们当时的小伙伴都清楚他那是“垂帘听课”。
当时有节语文课,我们默读了这篇短文,了解到巴甫洛夫临死前还把将死之时的感受记录下来,以此致力于他热爱的科学事业。短文的最后一句话是“巴甫洛夫很忙,他正忙着死亡。”后来犀利的老师提问我那走神的男同学巴甫洛夫在忙什么,可爱的他竟回答:“巴甫洛夫正忙着死亡。”老师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当然,让我记忆深刻的原因不只是同学的搞笑,还有巴甫洛夫这种为自己选择的挚爱着的科学事业无私无畏奉献的强大精神力量。巴甫洛夫的这份伟大深深撼动着年幼的我。
工作后的某一天,我好像特异功能似地屏蔽掉嘈杂的声音,注视着进进出出的人群。突然感觉有一幕似曾相识,回过神儿来,发现原来是执行局的同事冒着严寒,风尘仆仆地从外面赶了回来,经过大厅时还不忘热情地和其他同事打招呼。这一幕,我不知见了多少次。就在这一次,我发现了法院里的“巴甫洛夫”——执行法官。
执行法官大概是最不会辜负“劳模”这个称谓的群体了。执行工作又苦又累。所谓“执行难”,我想不仅仅是指当事人拒不执行生效裁判所带来的难度,还有这项工作本身的难处。他们常常是闻鸣即起,披星戴月而归。在这期间,我看不到他们走了多少里路,吃了多少次闭门羹,听不到他们苦口婆心讲了多少话,忍着委屈挨了多少骂。
我只知道,不管是归来还是出发,都是一样的脚步匆匆,一样的风风火火,他们永远像打了鸡血一般在工作。我只知道,他们微乱的头发,带有灰尘的肩膀,呵出白汽的嘴巴和沾满泥土的鞋子都藏着一个个故事,而且这一个个未能言说的故事都是在竭尽全力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我也看到过有不理解执行工作的当事人。记得有一位中年妇女,先是与法警起了争执,在大厅里大吵大闹,说要去找院长讨个说法。法警们一个接一个悉心劝导,还是未能遏制住她的怒火。后来,一名执行法官闻声赶了过来。我这才明白,原来这位当事人是一名申请执行人,因为执行法官未能将其所申请的数额全额执行,心有质疑,所以不满。执行法官耐心为其解释事情的原委,可这位当事人就是不理解。或许这种情形,执行法官早已司空见惯,不管当事人多着急,说的话多难听,他们总是能以平和的心态慢慢解释。等平抚完当事人的心情,他们又扬起微笑,精神抖擞,马不停蹄地去执行下一个案子,如此充满朝气。
法院的这一群“巴甫洛夫”们,对工作不也是无私、无畏、敬业、奉献吗?!他们从未停止过脚步,不论是严寒还是酷暑;他们从未动摇过信念,不论是被误解还是被阻碍。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工作,对工作什么叫做“忠诚”和“挚爱”。
巴甫洛夫很忙,执行法官也很忙,他们都在“忙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