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正义与伦理亲情的较量
——美国电影《法官老爹》有感
日照市岚山区人民法院 韩彦亭
许久没有静下心来看一部电影了,工作的平凡与忙碌让我在这城市的尘埃中仿佛迷失了自己。都说,父爱如山,伟岸绝伦,但当我静静地品味着《法官老爹》这部亲情伦理电影时,看到的却是片中法理与情理的碰撞,感性和理性失控而后平衡,波浪中暗藏着关心与爱。
故事讲述了成功的律师汉克,专门帮有罪的人辩护,在汉克的眼里,没有所谓的正义,有的只是永恒的利益。母亲的意外去世让汉克不得不回到了印第安纳老家,那里是他的故乡,却有着他最不愿意回忆起的往事。在老家,汉克见到了久违的父亲约瑟夫,一位当了一辈子地方法官的固执老人,父子两人之间紧张的关系并没有因为岁月的变迁而发生任何改变。让一心想要离开的汉克没有想到的是,一场交通事故让约瑟夫卷进了一宗案情复杂的官司中,而自己在为父亲辩护的同时,真相亦渐渐浮出水面。当他独自挑起辩护律师的这一责任,不管他父亲是有多么不配合,不管所有的证据是多么的不利,为有罪的人辩护——这是他一直都在做的事,然而这一次,他多么希望他的“客户”是无罪的。
这是父与子的感性写照,或许大多数父子之间相处真的是如那句歌词,爱你在心口难开吧。影片中其实儿子一直以父亲的法律工作为心中的榜样,否则,他不会去学什么法律,而父亲也一直期待儿子出类拔萃。最后,在小船上,父亲临终吐露的不就是这个么?他们的价值取向一直都是一样的,只是儿子误把严父的期待和约束惩戒当成是父亲不爱自己,所以逆反心理,去帮助坏人,其实他们都有一颗正直的心,都追求用法律和人性来伸张公平和正义。父爱不会像太阳那样炽烈,但绝不会如流星那样一闪而逝,父爱会追随你有限的一生,温暖地陪伴,不离不弃。其实父子之情最难体现,因为双方都是不善于表达情感的男性,他们不会用言语动作表现他们的感情,于是往往他们的爱显得太笨拙。我曾经押解过一名被告人陈某,他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却因为结交了一些不务正业的朋友,最后涉嫌容留他人吸毒,被自己父亲举报送进了看守所。开庭受审时当坐在旁听席上的父亲看到年轻的儿子戴着脚镣手铐被法警押解着走进审判法庭时,不停地在擦拭着泪水。庭审中被告人陈某一直在忏悔当初为何不听父亲的劝导而一味固执,对年迈的父亲没有任何的抱怨。当庭审结束后,年迈的父亲请求儿子原谅时,早已泪流满面的儿子向父亲承认了错误,并保证出狱后一定听父亲的话。我相信当时儿子是不会记恨父亲的,就像影片中当律师的儿子问为什么在二十多年前对身犯重罪的被告人网开一面时,父亲才说出埋藏在心中多年的真相:“我看到了他,我想到了你,一样叛逆,一样轻率,如果他迷失了自己,我希望有人可以去帮助他,正如我希望有人可以去帮助你。”
在法律上,大法官对于家庭和案件可谓一视同仁,最初不愿自己的孩子变坏而义无反顾送他去少管所,最后不愿自己受到争议无怨无悔的承认了可以摆脱罪名的犯罪事实,心甘情愿为法律献出终身。父子的关系永远没有过不去的坎,血浓于水的亲情需要的只是彼此的坦然,父亲既是你高高在上的山也是你人生坚实的道路。父爱,深沉,严厉,更伴随着相互的不理解。老法官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只是为了告诉儿子“你是我见过最棒的律师。”大家都在等待对方低头,却失去最宝贵时光,莫等失去方知珍惜。爱,就是最后的这段陪伴。其实彼此互相爱着,但就是不愿意表达,也许很多人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那些误会总是要等到事情快要到无可挽回的地步才会想解开,固执的人总不想先后退那一步,子女有时候觉得理所应当而父亲在乎的确是一些作为父亲的尊严。想想自己的父母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爱,随着自己的年龄越来越大,不可避免的就是父母的衰老。我们努力想在大城市扎根却远离了父母,常回家看看也许就是我们对父母最好的慰藉。父亲总是看似强大,我们也总是对父亲的严厉充满了戒备与不满,殊不知我们其实就是他最大的软肋。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父亲也是从来不会把爱表达出来,想起儿时父亲的严厉,粗暴的脾气,由于淘气所遭受的暴打……每每想起都心有余悸。当我长大了脱离了父亲的怀抱后,父亲其实一直也没有闲着,总是把思念放在内心的最深处。记得父亲在遭遇车祸后,从来没有给父亲通过电话的我,却接到了路人打来的电话,他说你父亲出了车祸,这是他告诉我的你的电话号码,那一刻,我泪流满面。工作这么多年了,父亲从来没有问我要过电话,我也从来没有主动给父亲打过一次电话,而在父亲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父亲首先想到的是他的儿子。父亲把爱藏在内心最深处,从不愿意去表达。却总是用严厉的话语鞭策着我,在成长的道路上其实父亲一直陪伴,从未走远,如此深沉的爱,这世上恐怕也只有父亲这个角色能扮演。
影片中的一段父子之情,真的走了好远。去原谅一个罪犯都不肯表达出来的父爱,兜了一个二十多年的大圈,病入膏肓的法官老爹才让儿子明白了这是怎样一条崎岖漫长的旅程。汉克意识到一切的起因竟是自己不理解父爱时的叛逆,才有了父亲二十多年前的轻判,以及父亲行将入狱的结局。一向不择手段只为赢得胜利的律师汉克,在法官老爹的感染下,认同了在法律面前法理的公正比输赢更重要,化解矛盾的父子最后在精神信仰上达成一致,选择相信法律,相信法治精神能够带来公平。记得胡适在诗歌《我的儿子》中写道:譬如树上开花,花落偶然结果,那果便是你,那树便是我。树本无心结子,我也无恩于你。但是你既来了,我不能不养你教你,那是我对人道的义务,并不是待你的恩谊,将来你长大时,莫忘了我怎样教训儿子:我要你做一个堂堂的人,不要你做我的孝顺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