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4日,春山如笑,韶光淑气,我们第九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和民四庭党支部成员在审委会专委田玉斌和民四庭党支部书记滕聿江同志的带领下,开启了本次“坚定信仰、不忘初心”主题学习活动。
本次学习活动的第一站,是参观陈疃镇日照水库红色记忆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正式开始了本次学习活动。日照地形复杂,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在日照水库修建之前是既怕涝又怕旱,每年一小旱,每十三年一大旱,而洪涝灾害更是年年都有。记忆馆照片中植物干死、大地龟裂出深深伤痕的旱情,房倒屋塌、灾民流离失所、洪水之后满眼都是深可及膝泥沼的涝灾,刺痛我们的心。
1958年,日照县的经济还十分脆弱,但是修建水库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在临沂地委的支持和日照县委的领导下,日照水库选址确定之后正式开工!周边地区的群众全部都被动员起来,领导干部也要一起劳动。选址确定后就要移民,原本一部分富饶的土地要被库区蓄水淹没,为了带动大家移民,没抽到移民指标的党员干部带头移民到尚是荒地的山上,一度粮食都吃不上。饶是动员了如此大规模的群众,日照县硬是没有一起因移民产生的纠纷,这与当时共产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吃苦在前是绝对分不开的。
在水库建设现场,还涌现出来了大批的妇女劳动模范,照片中,二十几岁的青年妇女,头戴围巾,每个人都推着独轮车,每个独轮车上是三个装满了土石的大柳条篓子。据田玉斌专委介绍,一个大篓子装满土石就要二百多斤重,十六七岁小伙子推两个篓子在平路上走都很费劲,如果要到坎坷不平的田地中,需要前面再有一个人用绳子拽着才能过田坎。可是照片中的青年妇女,每个人的独轮车上都是满满三个大篓子。在当时根本吃不饱的情况下,照片中的十几位女青年,竟然每个人都推着六七百斤土石,拔得红旗的那一位更是一天可以推45车,那满屏满墙热情洋溢的笑脸和充满干劲的精神头让我们深深触动。
参观完红色记忆馆之后,大家围坐在记忆馆外的一棵大青松下进行第二阶段的集体学习。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大青松伸出硕大的臂膀为我们遮挡住阳光为我们洒下一片绿荫,就在这片绿荫下,我为大家分享了最近的学习心得《红军真的很穷吗?》,从红军的经济状况入手,分了建党初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瑞金中央根据地时期、长征时期、陕甘宁边区时期五个阶段,向大家介绍了共产党的经济政策。
结束了水库红色记忆馆的行程,大家到日照水库坝头参观了日照水库纪念碑。纪念碑周围松柏环绕,绿荫如盖,风萧萧而过歌颂着当时群众的伟大功绩。当时的劳动没有工分、没有粮食、没有住宿条件,但是从干部到群众,硬是用手推肩扛,创造了一个日照水利工程史或者说是日照建设史上的奇迹。大家围绕着纪念碑逐字逐句的朗诵了碑文,碑座正面“降龙伏虎”四个大字周围装饰着代表工人阶级的锤头,碑座两侧和背面雕刻着荷塘游禽、稻谷硕累、大炼钢铁、愚公移山、现代农业光芒万丈和扬帆起航的雕塑,既有时代特色,又展示着当时人们斗天斗地向恶劣的自然条件宣战的豪迈革命精神。
参观完纪念碑之后,我们步上坝头,看着前方水面上波光粼粼,深入水库的半岛上民居星星点点掩映在绿树丛中,这恐怕就是仙境吧。看着展现在眼前的浩大工程,再想想当时恶劣的条件,大家心头顿觉豪情万丈,深感“现在的生活比蜜甜”。
参观完坝顶之后,大家围坐在一起,田玉斌专委为参加本次学习活动的第九小组和民四庭支部的青年党员、青年团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院史教育课。田玉斌专委作为建院没多久即加入日照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老党员,经历了中院的一次次建设和搬迁,从小平房到与其他单位合租,从望海楼再到现在巍峨庄严的办公大楼和现代化的审判大楼,从过去一抹全都是油的油墨印刷文书,到现在的电子化办公和网络送达,从过去靠自行车和两条腿到田间地头调查询问,到现在的网络开庭和庭审直播,党和国家的建设日新月异。大家认真倾听着田玉斌专委讲述的过去,好奇的询问着当年我们法院建设和司法审判的种种细节,在滕聿江同志的带领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享受着改革开放红利和国家建设成果的我们,享受着人民群众一砖一瓦建设出来的甜蜜生活的我们,如何能不努力,认真做好其实是我们本分内任务的本职工作?
一上午的学习时光十分短暂,活动安排的充实又活泼,大家在返程路上纷纷表示,党建学习真的是十分必要,不学习不知道革命先辈们的付出,不学习不知道当今生活的来之不易。更有同志表示,经过学习对红色革命经典著作产生了浓厚兴趣,在返程路上就开始讨论起下一步的学习计划。
不忘历史,方知未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要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重要意义,把握其中精神,坚定信仰,学以致用,为加快建设新时代而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